不同的玻片標本有不同的染色方法,應該使學生正確判斷出各種玻片標本的染色方法,也非常有利于學生正確觀察標本。組織胚胎學和病理解剖學玻片標本常用H-E染色,血液涂片常用吉姆薩染色,細菌學涂片常用革蘭染色。還有一些特殊的染色方法如神經組織和螺旋體常用鍍銀染色法、真菌用棉蘭染色法、阿米巴原蟲長期保存標本用鐵蘇木素染色等。讓學生在觀察到一種玻片標本時能夠迅速判斷出其染色方法,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染色標本與不染色標本的觀察方法和注意事項:
學生所觀察的玻片標本有染色標本與不染色標本。光學顯微鏡在觀察這兩種標本時所需光線有強弱區別。應該使學生正確認識和使用普通光學光學顯微鏡的光線調節裝置來觀察兩種不同標本.以達到更好的觀察效果。
光線調節裝置屬于普通光學光學顯微鏡的基本結構,但正是這基本的結構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而合適的光線在觀察光學顯微鏡下標本時是非常重要的。不會正確使用光學顯微鏡的光線調節裝置,就等于不會使用光學顯微鏡。普通光學光學顯微鏡的調光裝置包括反光鏡(電光源除外)、集光器和光圈(也稱虹彩)。在觀察標本時,根據不同標本的對光線的要求,隨時調節反光鏡(電光源除外)、集光器和光圈(也稱虹彩),以達到更好的觀察效果。
組織學與胚胎學和病理解剖學的玻片標本一般為染色標本,可在同一強弱的光線下完成標本的觀察。而人體寄生蟲學和細菌學的標本既有染色標本也不染色標本(活體標本),在觀察時需要適當調節光線,以適應不同標本的光線需要。另外,教師還要向學生講解清楚,在相同的光源條件下,低倍鏡下的視野亮,高倍鏡下的視野暗,在進行物鏡轉換時也要注意光線的調節。
所以,在實驗課上教師要反復強調”觀察不染色標本時用弱光,要降低集光器、縮小光圈,觀察染色標本時用強,要升高集光器、放大光圈”,強化學生隨時調節光線的意識,逐漸養成正確使用光線調節裝置的良好習慣。